最近听到一个老人说:“住了井字房,人穷家败亡”,并且他还说哪怕宁可没有自己的房子,也绝对不住“井字房”,因为如果住了井字房,可能会带来“人穷家败”的后果。

我不禁有些疑惑不解,那这个所谓的井字房,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呢?于是便上网查了一下,网上关于井字房有这样两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乡村的院落中,如果在所有的人家中,有一家的房子十分高大,而四周的房子却矮小,那从高处看就像是一个大大的井字,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井字房。
在古人的思想和认知中,认为居住在这样的井字房中,往往会导致家中有灾祸,因此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一家人的房子比周围的人家都高,说明这户人家比较有钱和高调,这样势必引起周围邻居的不满和嫉妒甚至报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这户人家的生活肯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真的会人穷家败亡。
过去农村经常有因为自己的房子比周围邻居家的高而产生矛盾的,更严重的甚至大打出手,从而使得家庭破败。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住上了楼房,因为楼房的构造特性,这样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种说法是:房子四周都是马路,如果从高处俯瞰,看上去也如同一个大写的井字,这样的房子因为处在交通中心比较喧嚣,所以也会使得在此居住的人精神受到影响,不利于家人的健康生活。
这种情况出现在古代的确是有许多不利的因素,毕竟以古代的治安条件,一座房屋孤零零地处在道路中间,这是有很大隐患的。
可是如果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人的房子处在一个交通中心的位置,那他的房子价值就会大涨,甚至有可能让这人挣得盆满钵满。
综上所述,我认为“住了井字房,人穷家败亡”这句俗语更多的是古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人们学会收敛含蓄的为人处事方法,让人们更好的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对于一些老的俗语和谚语,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学习其中的积极因素,抛弃那些糟粕的东西,这样长久下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让生活更顺心顺意一些。

这就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喜欢记得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