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枣红了
作者:贾茂兴
在我的记忆中,进入九月份,一般时令到了中秋节前后,家乡的红枣就该通红了,满树的红枣在绿叶的映衬下表面透着红、里面藏着甜,傲娇的挂在枝头上,像是娶回到窑洞前的新媳妇一样等着迎亲进门了,充满着喜悦和喜庆。有一些长在阳洼洼上的红枣树,稍靠阳面一点的也就熟的软绵绵了,这时的枣味最香最浓,脆甜脆甜的,也最惹人喜爱。然而此时的陕北大地,特别是农家农户的硷硷畔畔、崖崖洼洼上成片的枣树林便披上了暗红色,好似挂满了红色的玛瑙一般,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天然画卷,整个山间洋溢着一派丰收的景象,让人心里甜格滋滋的。

前些天,家乡好友从微信中发来了红枣红了的照片,看着久别而熟悉的山峁间,成片的红枣林,一树树压弯了枝头、一串串将熟快熟的红枣,笑莹莹的,亮汪汪的,甜楚楚的,使人心中好生温暖。诚然,从小至大对家乡红枣的感情是深厚的,记忆也是深刻的,这么多年从未消退过,以至于有时做梦还在山洼里,在枣林中,在树枝上,不是打枣,就是捡枣,费劲巴力的背回家,一次次凉晒,一遍遍挑捡,一筐筐装笼,红枣在我孩提时代的确是农家的生活指望,因此它早已深深的融入了我的乡愁。记得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一次我和妈妈每人背一袋红枣,去十几里外的乡里集市上去卖,凡是挑捡卖的一定是上等好的,这样可以适当卖个好价钱,在街上站了大半天也无人问津,盼星星盼月亮,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穿戴稍显整齐的像是公家人买走了我们的红枣,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好心人,当时妈妈只给我买了一个两毛钱的油旋饼便回家了,也没舍得买碗面充充饥,因为这点钱是我开学时的全部费用,想一想当时是那么的艰难啊。人到中年,就是这些碎片式的记忆反倒愈发清晰,妈妈的养育恩情一生不能忘,也报答不完。当然对于红枣的记忆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现在每每看到红枣树,便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吃到红枣时,就自然而然的会想起过去过往,也会想起妈妈,因为红枣在我的心底里一直是有深情故事哩。

近日,欣悉家乡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家开放大学生命健康学院正式命名为“中国药枣之乡”,真是可喜可贺。早在清道光年间,县志就有“枣甚盛,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的文字记载,这就足以说明红枣在家乡历史上的久远和闻名,也深受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父老乡亲的推崇和爱戴。据权威机构和专家研究品鉴,家乡的红枣果色暗红、富有光泽、肉厚而坚,含水量低、口味甘甜、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镇静安神、健脾养胃、抗衰抑老的保健作用,有入药治病之功效,现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助力于乡村振兴,造福于寻常百姓,衷心祈愿家乡的红枣树能真正成为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树”、“摇钱树”。当然对于我来说,家乡的红枣更多的是寄情于心,舍情于忆,红枣红了,心亦醉了,喜爱红枣,更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