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自己会说话167(六普)
把“六”字与“普”字放在一起进行解读,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先看一下“六”字:

图中的解读是极为准确的。

凡带有“顶盖”的在太阳之下都有“荫”,此为“六”字的起源。
“庐”字也是简易“棚子”的形象,而“入”字也是由阳光下走入“房间”或“洞穴”,由“阳”入“阴”。
所以《易经》中将“阴爻”标记为“六”,其实就是指的其性质为“阴”。
《说文解字》解读六:“《易》之數,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其“阴变于六”指的就是阴之变在于六的“荫庇”之形;“正于八”指的是太阳正对着照射时“阴影之正”象“八”之形。
至于为什么“阳爻”用“九”来表示,我们以后会进行解读。
再来看“普”字:
《说文解字》普字解读:“日無色也。从日从並。”为什么说“普”是“日无色也”呢?看看“普”字的早期写法就明白了:




上面是两个“六”,也就是造成阴影的东西很多;而且,还在“六”下面有一条指示线,表明重点所指为“阴影”。下面是“太阳”,表明为太阳的阴影。
这样就明白了“日无色也”就是“太阳完全照不到”,或者被其他物品完全遮挡而投射的阴影。
《易经》中有一句话:“德施普也”,指的就是“德施于人而没有遗漏”。但是,人不可能对所有人都去主动做好事,只有一种情况才会“惠及”所有人,那就是“无为”。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不主动做某事,而让所有的人都受惠。